新闻资讯

浙江:科学精准打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战

发布时间: 1970-01-01


国家林草局防控中心 2024-06-21

20240623 11.png 

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浙江省以林长制为统领,以数字森防应用场景建设为突破,倒逼疫情防控体制机制重塑,推动五年攻坚行动走深走实取得显著成效。

林长制林长治

每到春秋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和巡护重点期,杭州市余杭区的护林员队、森林综合巡查队和无人机巡查队便会出没于辖区内的各大松林间,开展疫情日常巡护管理。除此之外,余杭区还在全区范围内布置了45个诱捕器,在松褐天牛羽化期间,每月监测虫情动态,定期对巡查监测到的枯死松树和松褐天牛开展抽样检测工作。

为强化外防输入和内防扩散,做到山上不留一株死树,路上不丢一根枝桠,户上不存一块松柴,余杭区定期开展了全区木材生产加工、经营流通企业涉松情况调查,并对下山的疫木清理、运输、处置实施全链条、全过程的闭环管理。

2024年,国家林草局发布公告,撤销余杭区松材线虫病疫区。余杭区松材线虫病攻坚行动的阶段性胜利正得益于浙江全面推行的林长制。2021年,浙江省印发《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地方政府负责制,将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工作纳入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并作为林长主要任务之一。

浙江省连续多年召开省总林长会议,印发总林长令部署推动,压紧压实地方政府防治责任;各级林长亲自谋划、靠前指挥、认真履职,累计巡林1351次;将疫情防控成效纳入各设区市政府年度考核,引导1600多家企业、2.5万余人参与防控工作。近3年来,通过有效防控手段,浙江扭转松材线虫病疫情不断扩散的势头,成功拔除县级疫区5个、乡级疫点124个,4个疫区、149个疫点和4.8万个小班实现无疫情。

数字森防实现精准防控

防治工作要及时,更要高质量。而这,单靠人力还不够。近年来,依靠数字化利器,浙江的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有了新路径,防控质量实现了大跃升。

20219月,浙江启动数字森防应用场景和移动端建设,为全省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落实到点、精确到株提供保障。全省松材线虫病疫情数据一端口录入、一平台流转、全省域共享。管理人员可实时对发现疫木、上报疫情、疫木清理、检查验收等环节溯源追踪,并通过数据分析快速发现各类潜在风险,实现松材线虫病全链条闭环智慧管控。

运用图像合成、AI 识别、栅格切片等高效算法,大幅缩短了林 地疫病研读时间,50万亩林地的判读时长从1周缩短到1小时,实

现疫情监测、疫木除治、疫源管控、质量评价和支撑保障全留痕、可量化。在浙江2023年秋季普查中,无人机+AI判读技术发现死树占比高达95%

同时,运用无人机航拍、AI识别等数字手段,当地更高效地摸清疫情分布情况,从而根据重、中、轻症实行三色管理,以先重点区域后其他区域、先集中除治后分散清零的原则,推动除治工作小班化”“空间化”“精准化

在科技的支撑下,以数字赋能防治工作的探索,在浙江各地开 花,并迅速形成一大批典型经验。通过数字化利器,激发不同部门、行业、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积极投入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这样的良性循环也大大加速了这场攻坚战的进程。

以协同联动构筑安全屏障

浙江西北部和西南部山区森林植被资源丰富,地界与安徽、江西等省接壤,正所谓一株中招,连片成灾。为加强毗邻区域松材线虫病疫情联防联控,浙江与安徽、江西林业主管部门开展协商合作,建立跨区域联动监督工作机制,围绕环黄山重点区域防控,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信息共享、相互监督、联合执法,全力保护森林生态安全。

如今,浙江继续创新防治方式,与省检察院共建检察公益诉讼协作配合机制,开辟司法监督新渠道;与宁波海关合作开发数字森防-进境监管应用模块,构建境外引种植物数据库,实现林业、海关数据实时共享,开创进境监管新模式,严守国门生态安全,构筑起坚实的生态安全屏障。

 (详情请参阅  https://mp.weixin.qq.com/s/n6NFR3SD-ebR5a_O5Sx7Gw )


客户服务热线

0571-8926 6583

Copyright © 2019 杭州益森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52102000436号